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骑行是一种很好的运动为什么群众基础却不行?
你不买sworks好意思出门?不上锁鞋好意思上长安街?不穿骑行服好意思上车?不买佳明好意思加骑行群?花鼓不骚好意思溜车?不是碳刀好意思上山?巡航速度低于40好意思说你会骑自行车?妙峰山不刷个排名好意思进那个山门?不信?那我上个链接
遥想当年我进这个圈子的时候大家什么玩意都有,公路山地死飞甚至山寨车,50块到2000块的头盔都有,骑行服穿不穿无所谓,开开心心的骑一天车然后去搓一顿。玩的花一点的就是进藏,骑长途,没有人嫌弃你装备不行,也没有人嫌弃你骑的慢,如果你会修车,那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在一起玩就图个开心,有人跟不上就骑慢点,有人车烂就多照顾着点,有人新手就多指导一下正确姿势,路上看到戴头盔的骑友打个招呼,对方也会回应,休闲骑才是yyds。
我算是国内比较早入坑的,甚至深一点,我已经入行了。开过车店,玩过俱乐部,去过西藏,也参加过比赛。为什么把车店关了,就是因为这个圈子变得像LO圈,JK圈,汉服圈那样,一群人圈地自萌起来了,但是,这不影响小部分人自己穿着lo或者jk自己觉得开心就好,就像不妨碍你自己骑着1500买的山地车到处玩。
后来大概是18年左右,真的味道就不对了,大批车店倒闭,大批买了入门车的人放弃了这项运动,剩下的都是“真爱粉”,或者说叫器材党。器材党除了玩dh的就是玩公路的,硬尾山地的市场份额被迅速分割,而低端公路又没什么人玩,公路的入门标准从5000块一路涨到上万,变成了我前文所说的那样。休闲骑?不存在的。骑个车非要弄鄙视链,顶级公路看不上入门的,入门公路看不起山马,山马看不起山寨车,山寨车看不起共享单车,群众基础,群众配骑车?
我有一个11款的sworks,非常老旧,也不是电变,花鼓也不骚,用的也是国产码表,虽然车身上写的specialized而不是sworks,但当时那也是名震一时的贵。我朋友有一个非常小众品牌的死飞,就是一个铝架俩轮子非常平凡,但是也要好几万,我俩经常便装骑长安街,也快不起来,经常会被穿紧身衣带佳明骑哗啦啦响碳刀的鄙视。但仔细一看,哟,也就是个万把块钱的车,只不过是新款。所以说装备不齐,在器材党眼里等于没骑。群众基础里有多少能凑齐或者说愿意凑齐这些装备的,我有时候就是想骑车兜兜风,不想躺那看手机,何必穿的那么好。
而且其实很多年没怎么骑车了,真要追那些紧身衣,我还真追不上,但是在这些主导了目前骑行圈的人里,快=好。各种功率计各种推重比,背离了大部分群众基础。
群众一看自己的兜,就2000块,加群问了一嘴2000买什么车,然后就被踢出去了,或者群众问了一嘴,有什么活动,结果得到结果是妙峰山刷榜,换你你心态崩不崩?
再或者,你穿着冲锋衣骑着ocr带了个淘宝买的便宜头盔去线下活动,其他人一水佳能戴尔崔克闪电,好不容易看到一个捷安特,一打听,tcr顶配,一个轮能买你好几个ocr。再一看人,头盔没有低于1000的,眼镜没有低于1000的,骑行服没有低于1000的,码表没有低于2000的。好不容易顶着压力上路了,别人啪啪啪锁鞋一上,摇车走了,你连别人尾灯都看不见。停车休息的时候其他人满嘴都是功率体重比,心率踏频,虚拟显示骑行软件,平均功率最大功率,新款电变,老王轮组,你只想坐道牙子上抽根烟。你跟我说下次活动你还来不来?
再者说,北京除了长安街妙峰山十三陵这些叫的上名的骑行路线c的开口胎我上路都慌,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被下水道,大坑,烂路之类的坑过,反正我爆过车圈。
另外就是恶劣的交通环境,右转不长眼的小车,全程不长眼的电驴老头乐,骑车非要扭来扭去的共享单车,还有超载100%的泥头车,盲区大的一匹的大货,路边瞎几把停的各种玩意,200米一个的红绿灯,骑啥车啊,我护城河边跑跑步,健身馆里游游泳它不香吗?一条泳裤才几个钱,我可以买七条每天换着穿,就是有钱任性。
评论区里说不加圈子就自己骑着玩的,你觉得这能成为群众基础吗?还有说不信,不觉得骑行圈是这样的人,你知乎发问“骑xxx自行车怎么样”随便填个品牌,看看下面都怎么回答你吧。
最后是恶劣的经济环境,能为爱好持续投入的人不多,甚至有的人买了车5年也没上过链条油,跟别说升级之类的事了。经济情况还包括时间,时间都拿来搞钱了,996结束之后我躺床上刷抖音不香?还是来一局愉快的王者荣耀不香?已经这么累了,干嘛还要出去找罪受,证考了没有,职称评了没有,骑车好几个小时不在家领导找怎么办, 租的房子没地方放车,想骑车通勤公司也没地放,算了算了,还是搞钱重要,骑啥车啊
更新一下,我作为从业者,知道骑行圈子大概这几年萎缩了多少,不要用“我自己骑也很开心”“为什么非要攀比,自己骑不好吗”这种个例或者zz言论说群众基础的事,还有拿跑步跟我类比的,跑步每年人越来越多,BOB骑车呢?固然有很多人现在自己骑,哪怕骑共享单车,都很开心,我承认,因为我现在也是,sworks哪有平把公路舒服,但是,个例不代表群体,我的样本数至少比在座的大多数都大,入坑的人数越来越少,退坑的人越来越多,不然你们以为车店的倒闭潮怎么来的,想当年鼎盛时期我车店一个月营业额二十多万,后来不也关门大吉了,现在你随便找一家车店,春天的周末节假日,也就是客流最大的时候,蹲门口观察一天,看有多少人进店。你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圈子环境,就不可能让普罗大众喜欢这个事。当一个素人接受到的信息就只能是“sworks 射歪了 加盟戴尔 崔克马东 断架殴拜克 骑山寨车会死 入门5000 出门要穿紧身衣 头盔1000以下的不如工地安全帽”的环境下,让多少心里萌生了一点想骑车欲望的人放弃了。更别说真的在城市里骑,被后面的车滴滴两下,被不长眼的车别两下,被老头乐卡身位,心态直接爆炸。
再更新一下,我发现有的人是阅读理解没学好还是咋的,我就用了个我自己的例子说明鄙视链真实存在,这事会影响到部分群众,导致放弃,而不是我感受到鄙视然后我自闭了。结果评论区都什么玩意,有说鄙视链不存在的,有说鄙视链不影响骑车的,存不存在鄙视链以及鄙视链带来的影响我还不知道?还问我怎么感受到的,我当然能感受到了,从业那么多年哪个玩车的什么心态我都搞不清那真的白玩了。当然不是每个紧身衣都鄙视你,但是我见过的因为鄙视链被玩自闭了的大有人在,大街上有人光明正大的鄙视,也有人背后小声议论,也有人默默藏在心里,还有人跑到车店吐槽,更有人骑上键盘发泄,我不知道说鄙视链不存在的人到底是装傻还是真的不懂。还有说我自卑的,你这阅读理解能力这么牛逼,你咋没从我的文章里读出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与思念呢?
我发现我写了这么多论点,评论都集中在“鄙视链”这个话题上,笑死,如果真觉得不存在或者不在乎,干嘛都集中回复这一个点????
详细的说,城市内没有太多能骑的路,自行车道90%被违章停车,电动车,快递三轮占据,以至于骑行者经常要和机动车抢路
郊区的路1)窄,2)多坑,3)您怎么去郊区?如果骑去郊区那么路上基本上还是上面一样的情况。因此大部分深度骑友都是开车到郊外然后骑车,这就让骑行的门槛大大提高
由于痛风,路走多了跑多了脚容易疼,还有之前两年心悸厉害,这几年来心率一直偏高,所以从去年开始尝试骑车,不疼脚的同时想锻炼下心肺。
就在城市里骑,没有自行车道就大马路上骑,就骑共享,一般是hello,因为它的坐凳比较软一点...也没有啥专业装备,都是日常装着,戴个手套加个眼镜挡灰,夏天就加个冰袖。
一年来基本骑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自己觉得挺好玩的,特别享受戴上耳机骑上车穿行在城市中看着城市日益变化的感觉,即便我是一个本身已经对武汉非常熟悉的人,也时常会有新发现。现在我每周不骑个几次都不自在,经常是中午别人吃饭午休,我就出去蹬车了,周末一般也骑一天,量比平时中午略大。
当然,我不追求非常快的速度,也不追求单次非常长的距离,一般就是中午十来公里,周末三十公里的样子,简单来说就是自己锻炼,BOB也不用组队,就单玩儿。中年人嘛,体力本来就没那么好,我的要求只不过是控制体重,如果能略微增强点体质就更好了。
我身边的人以前也有很多要骑车的,各种要组队的,绝大多数高档车高档装备买回去骑不了两次,慢慢就没人提了。看我这么骑车都觉得是自虐,各种劝我换车,买装备,说夏天太阳晒不能骑的,说你这个年纪不能这么干的,还有冷嘲热讽说你这是要啥啥啥的,都有,我其实觉得吧,他们大多只是懒,因为懒,给自己找了太多借口。
我觉得这么骑车,比以前中午干完饭沙发上一倒睡两小时,或周末大吃一顿喝茶洗脚都好,骑车的过程让我感到自己虽然挺丧,但仍然有一股子冲劲,去达到目标,也让我觉得自己似乎没有了那么多油腻,挺好。
不过我觉得这都不算事儿,骑车嘛,自己开心就好了,管它是不是有很好的自行车道,管它太阳大路也滑的,骑就完了。
所以,你问我为啥群众基础不行,我不知道哪里不行,起码我没觉得自己不行啊,虽然我这算不上所谓的“骑行运动”,但不也是在动吗?
别搁这贫富差距了,你自己去五线城市看看,在某个范围之内基本是城市越小路上骑友越多,原因很简单,一切责任在鸽子笼。。。
竞速我不懂,骑游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作为耐力项目难练,能力曲线陡峭;第二是中间没法退出。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大致有一个30km的门槛:大部分人哪怕是撑也能撑30km,而如果你骑到30km的时候还能绷得住,那么恭喜你,你几乎一定可以骑50、70、100……km,一直骑下去,然后阻碍你骑长途的唯一技术门槛就是修车了。但如果你绷不住,那么就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打球打不动了可以一边歇着,跑步跑不动了可以打车走人,但如果骑车骑不动了,车可是还在你底下,你得想办法把这个大铁坨弄回家。。。
这时候的正确方案是呼叫一辆货拉拉,你看这种操作一般人就想不出来了吧。。。
因此对于入门者而言,全程30km以内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安排,不会令人望而生畏,在时间上也相对合算:城区内红绿灯多,实际骑下来均速也就10km/h,那么30km加终点游玩吃饭加来回磨蹭,总共四五个小时,恰好半天时间,不必早起,回家也不太晚,比较舒适。
那么问题来了:全程30km,即单程15km,这一路上总不能都是城区,起码得留个5km在郊外撒欢吧?也就是城内10km,那么这个城市的典型尺寸就不能过大,比如按照半径10km的圆算,那就是300平方公里。然后我们打开上的2018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排行,卡在门槛上的是石家庄:309km。
以上是石家庄地图,测量线km,大概比划一下可以看到,从城市中心的居住区开始,想10km骑出城已经比较吃力了(而且实际距离要比地图上的两点距离更长)。
然后再说一句,带明其实也不太适合骑车,它的问题是人口密集的两洋海岸线附近均有山脉,地形起伏较大;而人口稀疏的地方又城镇间距过大(经过50年代的郊区化,现在基本是卡着汽车的舒适通行距离来的),中途没有补给。骑车比较舒服的应该是西欧,人口密度高于带明而又没有卷国这么恐怖,地形平坦,BOB风景优美。所以环法自行车赛自有其道理。。。。。。
骑车骑啥不行 我一开始在上海骑山地(挑战者700) 被一个骑公路的人说这里路这么好 都铺装路面 山地是操山的 走非铺装路面的 骑马路骑不快还费力。。。
后来我就被说动了 准备买个斯特拉95D玩玩得了 被人说至少碳架碳轮+105才能骑 才能算入门
我最后上了辆国产杂牌碳车碳轮 用着105+UT混搭 被人说骑车要百公里30均速才能算入门 骑的慢了还被人说我头盔不够气动 骑行服不够贴身应该换掉 看着别人头上的幻彩打雷,和身上的红蝎子我也陷入过沉思
我现在骑一百公里30+均速了,穿着一身莆田50包邮假骑行服 搭配廉价的迪卡侬洛克兄弟骑行裤(裤子是真的,要保护小弟弟)戴百元的洛克兄弟头盔。同时我骑友认识的也多了,却没有人对我指指点点。
我才发现,原来有人用捷安特XTC800也能35巡航给我破风,有人用迪卡侬rc100挂20斤的驼包也能摇车45kmph爬坡把我拉爆 他们有人穿着迷彩军裤 有人穿着长袖T恤
背后的原因是他们每个月的骑行里程是我的两倍而不是他们的车有多豪华 装备有多好
话说,最近有大佬开始劝我上功率计了。。。我完全不感兴趣,有那钱我直接换个da盘曲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