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BOB骑行活动总结

2022-12-06 05:46:41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骑行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阳光下放声歌唱,一群向上的阳光少年,正骑在我们的车上,那是动感的旋律!那是飞扬的青春!

  1通过这一次四分队的骑行活动,进一步增进大家的感情、彼此更加友爱团结,使得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人彼此都更加熟悉、更加了解。

  2这是一次团体的活动,通过这种骑行的旅游可以放慢我们忙碌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节奏,观赏一路的风景,开拓我们的视野。

  3通过骑行这种运动,培养我们的毅力,BOB锻炼我们的身体。不失为一个体能训练的好机会,另外通过公路的骑行可以使我们更加熟悉交通规则,提高我们大家的安全意识。

  二 骑行路线出科技大学南大门,上北二环向东行驶。经莲城大桥后,向左拐,继续向前行进,大概行驶25公里后到达昭山。

  1此次骑行由队长带队,指导员在最后压阵,中间队员分小组保持适宜距离的方式前行。

  1骑行路上,我们一群向上的少年迎着太阳,高声放歌,可谓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骑行一路唱,BOB追风少年我们最阳光。飞扬的青春就该放声歌唱。

  1这次骑行中我看到了咱们四分队队员间的团结,当有的队员骑的比较累的时候,大家都会停下来休息,并给他以话语或眼神的鼓励。男生主动把好骑的车让给女生,这点让我很感动,真的有一种大家庭的温暖与友爱。

  1感谢队长的带队与组织。感谢指导员的“压阵”。使得我们的骑行保证了安全能顺利进行!

  集体骑行均速,根据人数和路况,人多时一般在15-20公里间,个人日常随队多在15-18公里;而人少时会超过20公里,如平路骑行康百万那次个人均速就达到21公里,有坡道的千唐志斋那次均速也在17公里。BOB对于中间休息,随队一般在骑行45-60分钟左右,也就是每骑行超过15公里会有一次休息。对于骑行距离则多在50公里半径,这样综合来看,对大多数骑友来讲都是能接受的,新手也不必惧怕(个人才加入时,对随队就存在过犹疑)。

  据以上数据分析,参考有经验的骑友指导意见,我目前在不断规范骑行动作的同时,训练重点放在一次骑行距离和踏频提高两方面,骑行距离以平路30公里休息一次(均速放在20公里以上),坡道较多时15-25公里休息一次(贵在坚持最后那一秒和一米),工作总结《骑行心得总结》。踏频训练放在洛浦公园,前后齿盘比放在2:6,先慢骑热身,稍后以25公里以上速度加速骑行(有踏空感),以坐不稳上身晃动略感心跳加速为标准,努力坚持到5分钟,最快时速度能达到30公里(完全感觉踏空),每次训练两节,腿部会感觉酸困紧张,但能很快恢复。

  对于爬坡,个人一直有畏惧心理,但这是必须过的一道坎,节后在独自环骑洛孟过程中出现了对爬坡的“麻木”现象,算是勉强过了这道坎。近期则是以固定路线进行爬坡的提速训练,如连霍和洛吉快速通道,虽然最低速度已经由5公里提高到8公里,但仍未达到超过10公里的目标,这就需要自加压力,多练踏频、多爬坡。

  本次骑行赛车活动整整持续了三个半小时,规模大、内容多、时间较长。我们举办此次活动,一方面,试图通过“骑行”这种形式,倡导绿色出行新风尚,身体力行实践低碳生活,落实国家低碳减排政策。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传播自行车文化,普及大众骑行活动的播种之旅。大众自行车骑行活动,在很多地方已蔚然成风。在我们学校这种组织也逐步升温。本次骑行活动是本班举办的第一次自行车春游,将自行车的传统代步功能扩展到健身、休闲、娱乐等领域。广泛宣传自行车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倡导时尚、健康、环保、向上的生活理念。BOB 此次活动,我们以“低碳行动,骑行金职,赛出兴趣”为主题。低碳,由我们带头倡导,在它的过程中享受它带来的乐趣。此次活动也将深度影响全金职院,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自行车文化,传承自行车文化,使自行车文化得到发扬光大。骑出健康体魄,骑出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

  春游总的来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然,当你一个个环节去剖析时会发现有很多的不足。

  十一月的今天,对于骑行社来说是忙碌的一天,筹备了2个多星期之久的趣味骑行大赛拉开了帷幕,同时十二月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忙碌的,各项活动相继开展。如今,十一月已接近尾声,回顾为这一天奋斗着的这一个月,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们协会,我们都成长了很多。如今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也从失败或是弯路中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在过程中体会,在输赢中成长,在成果中总结!其实,我们没有输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赢家。奖励,只是一种鼓励!在它的途中,你所享受到的是它在平时,你得不到的沟通与交流。

  本次骑行赛车活动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内容丰富、时间较长。我们举办此次活动,一方面,试图通过“骑行”这种形式,倡导绿色出行新风尚,身体力行实践低碳生活,落实国家低碳减排政策。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传播自行车文化,普及大众骑行活动的播种之旅。大众自行车骑行活动,在很多地方已蔚然成风。在我们学校这种组织也逐步升温。本次骑行活动是本协会举办的第一届自行车大赛,将自行车的传统代步功能扩展到健身、休闲、娱乐等领域。广泛宣传自行车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倡导时尚、健康、环保、向上的生活理念。同时,本协会决定将这类型的活动作为社团品牌活动。

  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学生旅行者户外运动俱乐部组织,旅行者·MERIDA车队主办,自20xx年10月1日至10月6日止,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出发,途经萧山、绍兴、BOB王坛、BOB谷来、嵊州、新昌、拔茅、大市聚、巧英、深(田川)、西店、奉化、溪口、四明山、梁弄、上虞、绍兴返杭。全程570余千米,历时六日,参加队员共计12人,活动负责人:赵凌寒(机能学院04级,学号3040811016),队员名单见附录1。

  本次活动属长途自行车拉练活动,具有时间长,强度较大的特点,对参加队员的体能、意志力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鉴于对速度与体力上的要求,参加活动的车辆规定为变速车,以山地车为宜。本次活动在前期准备过程中,为保证参加队员的体能及安全意识,我们先后进行了数次预备训练,其中包括一次50千米的城区训练及数次16千米的环校训练。在骑行活动进行中,除第一日及第六日外,其余时间均出现强度不等的降雨。由于台风及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陡降,风力较强,并有不同程度的逆风,气象条件相当不好,但全体队员团结一致,合作默契,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由于气象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全部骑行路程,不仅训练了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行进技术,更是磨炼了队员们的意志,坚定了大家克服困难的信念。

  行经路段:由杭州经萧山、绍兴至上虞段的G104线线线线,拔茅至深(田川)的S311线,深(田川)至西店的县道西山线,西店至江口的省道甬临线,江口经溪口至梁弄的S309线线,梁弄至上虞的县道构成。其中G104线诸段路况良好,无明显上下坡,上虞以前段均属双向四道一级公路沥青路面,非机动车隔离带,嵊州至拔茅段为一级公路,路况良好,新G104段为未通车之封闭六车道,一级公路,路况相当好,省道甬临线线江口至溪口段均系四车道一级公路,非机动车隔离带,路况良好。其余省道、县道诸线,除西店出镇一段老甬临线路面失修外,路况均尚可,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沥青路面,除西山线外,养护良好。

  行经地形:绍兴以东G104线为杭萧绍平原,地形相当平坦;绍兴以南即进入会稽山北麓低丘陵地区,经王坦镇后进入会稽山丘陵及山区,至谷来镇前后均有上坡道,穿越会稽山脉垭口后以连续长下坡道下降至甘霖镇,甘霖镇经嵊州、大佛寺至拔茅一段地形平缓,拔茅附近偶有上下坡段,拔茅之后即出现长2公里的上坡段,大市聚镇之后进入天台山脉连续越岭段,仅大市聚至深(田川)间60余千米内即有重大越岭段五处,山路在山区连续爬升下降,蜿蜒盘旋,状甚艰险。深(田川)镇后出天台山区,进入象山港临海狭长平缓地带,至此直至溪口镇地势甚平坦,可惜不得见象山港。溪口镇后进入四明山区的连续长大上坡,仅溪口至雪窦寺一段即为长达6.4千米的上坡,至当日四明山镇垭口上坡总计达20余千米,其间山路险峻,当地有“四明山三十六弯”之称。自四明山镇穿越分水岭区起伏地形至大岚镇垭口进入连续下坡段,下坡连续长达20千米,其间钱库岭一段,坡陡弯急,风险云疾,道路两侧深不见底,极险夺工是也。抵梁弄镇为坡底,之后经上虞、绍兴返杭,道路均为坦途。

  自行车状况:十二辆参与车辆中有二辆车况不良,主要问题在制动系统。由于活动中存在山区下坡道的路况,对制动系统磨耗较严重,尤以此二车为甚,其中有一车后刹自复弹簧丢失,造成后刹制动不良,最后不得已将后刹制动片拆除以防止磨擦后轮,仅以前刹制动。是为此行最大问题所在,实为教训。其余车辆,由于地形与天气条件的不利因素,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现制动片磨损,前、后拨链器不灵等现象,并出现过爆胎情形,但均及时定检发现,不影响行车安全。车辆状况在本次活动中为最大问题所在,由此而促成了多项新制度,以保障行车安全,其中包括试行的《车辆定检规程》。

  人员状况:尽管存在天气、地形、体力等种种不利因素,但队员心理状态良好,情绪高昂,全力以赴,团结一致,无一人掉队,无一人退出活动。全体队员均以自力完成全程为荣,以共同征服困难为傲,协同合作,胜利完成了全部行程。在队员生理方面,除少数队员出现轻微腿部、膝部疼痛状况之外,基本良好,无人患疾。鉴于陡降的气温与连日的阴雨,全体队员自觉形成饮用热姜汤,视情况服药预防的习惯,最终保障了全体队员的健康。每餐注意荤素搭配,营养搭配,力求保障队员的身体状态良好,这一点是做得很好的。

  昨天下午两点,我补完了全部的十天骑行笔记并发在博客上。对我而言,骑完全程只是完成一多半,用文字记录下来才算圆满。这是我写的最快的一次,因为前头还有辽阳那段生活等着我去“圆满”。为本次行动点下句号之后,我轻松下来,现在可以消消停停地给这次大兴安岭骑行来个小结了。

  打开黑龙江省地图,循着我的骑行轨迹,发现我是在它的西北部划了一个圈(其中穿越内蒙古一小部分)。我每篇博文的路线图是老弟帮我绘制的。十天骑行中,每天傍晚我入住后即给他发短信报平安,他也通过短信向我预告里程及天气情况,给我提供旅途信息及精神鼓励。

  至于路况,总体来说很好,大(庆)—齐(齐哈尔)—讷(河)路面超好,堪称高速;讷河至莫力达瓦的路面窄而破损多、车辆也多;从莫旗开始的G111国道直到终点加格达奇还是不错的;加格达奇至塔河的S207路面很好,只是有局部破损但都垫了方石;塔河至十八站的X201,非常平坦的油路;十八站开始的S209直到黑河也是油路,很好;G202因黑河到北安正在修北黑高速,每到村镇路口皆要下道,路口很烂,雨天成了泥塘;北安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不过时有两坡间的凹处因维护而改道;明水后的G203就任你尽情地飞奔向前了。

  说说食宿:我一向不以吃为意,只要填饱肚子就行;早餐还是想吃点儿“正统”的,比如包子、稀饭等,午饭最想吃米饭——没有就对付一下,甚至进村“要饭”(此行“要”过三次饭:最感动的是第二天的早晨在富裕之后的那个无名小屯,那个老妇舍饼于我却说啥也不要钱;第二次是在加格达奇旁的小村里与人家共进午餐而被接纳;最后一次是北安之前的凤凰山屯午饭遭拒——三次“讨饭”,三种态度,感喟太深了!);晚间因要喝点儿小酒,所以得有炒菜,家常即可,比如俺东北的尖椒干豆腐之类,没饭馆就买点现成的下酒菜(如泡子沿那晚)。

  住嘛,我只挑最便宜的旅店或招待所,宾馆从不问津。我这次住的最贵的是在呼玛,20元/夜,其次是在辰清,17元/夜(含洗澡费用),再次是登特科,15元/夜,其余皆10元/夜。感觉最好的是第一晚的塔哈(整洁干净)和第七晚的泡子沿(诗意田园),最糟糕的是最后一晚的乾丰(有如落难),其它的一般。所以,十天下来,我的花销也可与“酷抠”一族媲美了。

  四月的今天,对于自行车俱乐部来说是忙碌的一天,筹备了2个多星期之久的第一届自行车大赛拉开了帷幕,同时五月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忙碌的,各项活动相继开展。如今,四月已接近尾声,回顾为这一天奋斗着的这一个月,无论是我个人还是我们协会,我们都成长了很多。如今在面对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也从失败或是弯路中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在过程中体会,在输赢中成长,在成果中总结!其实,我们没有输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赢家。奖励,只是一种鼓励!在它的途中,BOB你所享受到的是它在平时,你得不到的沟通与交流。

  本次骑行赛车活动整整持续了三个半小时,规模大、内容多、时间较长。我们举办此次活动,BOB一方面,试图通过“骑行”这种形式,倡导绿色出行新风尚,身体力行实践低碳生活,落实国家低碳减排政策。另一方面,这也是一次传播自行车文化,普及大众骑行活动的播种之旅。大众自行车骑行活动,在很多地方已蔚然成风。在我们学校这种组织也逐步升温。本次骑行活动是本协会举办的第一届自行车大赛,将自行车的传统代步功能扩展到健身、休闲、娱乐等领域。广泛宣传自行车文化的丰富内涵,积极倡导时尚、健康、环保、向上的生活理念。同时,本协会决定将这类型的活动作为社团品牌活动。

  此次活动,我们以“低碳行动,骑行金职,赛出兴趣”为主题。低碳,由我们带头倡导,在它的过程中享受它带来的乐趣。此次活动也将深度影响全金职院,让更多人了解、热爱自行车文化,传承自行车文化,使自行车文化得到发扬光大。骑出健康体魄,骑出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另外,由于第三轮的技巧比赛难度过大,在此次赛事中,我们取消了这个环节。

搜索